微信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一到人多的環境就感到感到畏懼、看到蓮藕也會感到不安緊張、或者和異性一說話就會臉紅、心跳.......這些都是恐懼癥的一種,那你,你了解恐懼癥嗎?
恐懼癥患者在病情發作時,患者會突然產生強烈不適,可有胸悶、氣透不過來的感覺、心悸、出汗、胃不適、顫抖、手足發麻、瀕死感、要發瘋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發作約10-20分,很少超過1小時。發作可無明顯原因或無特殊情境。還有一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如擁擠人群、商店、公共車輛中發作,后者稱為廣場恐怖癥伴發驚恐發作。
因為不適感來得突然而且強烈。驚恐發作患者多會去急診或內科門診就診。如果經過全面檢查排除軀體疾病、物質使用或抑郁癥等引起的驚恐發作,1月內發復發作,則考慮為驚恐障礙。
恐懼癥看似沒有明顯直接精神刺激,其實大多患者在發病前都有一些慢性壓力,不少還有身體過度疲勞,可謂心神疲憊。因此在藥物治療同時,需要加強身心的調整。下面是一些自我調整的建議:
1、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癥狀。積極配合醫生制定應對方案。不去糾結以往的、已經不可改變的事,而集中于解決當下的問題。不要對患病感到自卑或內疚。
2、采取一些措施釋放壓力。如積極通過體育鍛煉或按摩等方式來放松身心。體育鍛煉、特別是有氧運動,可以釋放壓力和緊張感。也會促進大腦釋放 5-羥色胺(這是一種能改善不良情緒的化學物質)。
3、學習一些壓力管理的方法。如向信賴的人傾訴、哭泣、表達憤怒,寫日記等、嘗試接觸新事物等、瑜伽課、呼吸法等放松技術,有助于釋放這種緊張,更有效地應對疾病。
4、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5、注意飲食。保持飲食均衡、規律,避免高糖食物,遠離煙酒、毒品和咖啡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