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孩兒,天生愛鬧,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就像是個混世魔王,和誰都能說到一起去,行走的社交牛X癥;而有些孩子卻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十分害羞,一旦到外面就變得不愿意與人溝通,社交能力很差,這時候,家長要引起重視了,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懼癥。
一般來說,小朋友到新環境或對陌生人難免產生恐懼、焦慮情緒,甚至出現回避行為,但6歲前的小朋友若這些狀況持續一個月仍沒有改善,那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
通常社交恐懼癥會出現以下主要癥狀:
(1)在與陌生人或同齡人交往時,存在持久的焦慮,表現為社交回避行為;
(2)與陌生人交往時,對其行為有自我意識,表現出尷尬或過分關注;
(3)患兒與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時,社交關系良好;
(4)顯著影響社交關系,導致交往受限,當進入新環境時,感到痛苦、不適、哭鬧、不語或退出。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看到小孩與陌生人接觸緊張、害怕或局促不安時,總認為是孩子天性靦腆,很難往精神、心理疾病上聯想。但在接觸陌生人或新環境時,表現出持久而過分緊張不安、煩躁焦慮,并企圖回避,對焦慮情緒感受達到異常程度,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社交恐懼癥的患兒,無論依戀對象是否在場,與陌生人的接觸交往時都會出現焦慮情緒和回避行為。患此障礙的兒童生活中往往表現出對陌生人的持久的害怕和(或)回避。這種害怕可能主要針對成人或小伙伴,或兩者都有。同時伴有正常的選擇性依戀父母或其他熟知的人。害怕或回避人程度上超出了患兒的年齡所應有的正常接線,并伴有具有臨床意義的社會功能失常。
西安新城康寧心理醫院溫馨提示:社交恐懼癥通常緩慢起病于兒童期貨少年期,病程長。若為兒童期起病者,癥狀多隨年齡增長而減輕或消失,若起病于少年期,則可能持續到成年,對患者學業、工作和人際關系等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家長在生活中切不可盲目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