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輕度自閉癥并不是一個高犯罪率群體,而導致他們中的少數人犯罪的原因,往往是行為規范障礙。
最初被診斷出輕度自閉癥人格特征的孩子,通常具有明顯的行為問題,在診斷標準中被稱為“行為規范障礙”。在這些患者當中,有極少數孩子的確心懷惡意,故意做壞事,并對自己的獨特表現感到滿意。醫生用“有自閉癥犯罪意圖”來形容這些孩子。根據臨床經驗,輕度自閉癥兒童和青少年出現故意惡意行為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
如果輕度自閉癥兒童因缺乏社交能力而感覺不被接納,被同伴排擠,甚至因為學習困難或智能超強而受到更嚴重排擠,為了獲得更多的社交控制力和權力,他們可能采取恐嚇方式。這樣的孩子會成為班級“小霸王”,經常使用暴力威脅(常見于男性)或情緒恐嚇方式(常見于女性),來獲得對家人和同學的權威操控。
這種行為通常不是模仿父母,因為這些輕度自閉癥兒童的父母往往是十分溫和的人,容易順從于威脅,屈服于孩子的專橫和自我中心的要求,因此,他們不自覺地強化了孩子的某些行為。一些輕度自閉癥青少年具有“小霸王”的個性,他們經常對父母做出身體攻擊,嚴重到父母不得不報警,以免暴力行為升級。
輕度自閉癥犯罪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意識到自己很難發展出同理心,無法了解別人的情感,因而發展出一種特殊興趣,喜歡制造“心理實驗”的場景來預測他人的情感反應。他們設計的實驗方式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比如,一些少年以十分肯定的口氣告訴姑姑,她心愛的狗狗剛被門口開過的汽車壓死。這種舉動往往不懷好意,想要探測并欣賞別人難過或害怕的情緒反應。通常他們的實驗對象不是因為做過什么事而招來輕度自閉癥患者的報復,唯一可能的原因是這位實驗對象是一個快樂溫和的人,而且他所擅長的領域正是輕度自閉癥患者不懂的地方。
輕度自閉癥患者這種病態的好奇心,或想要讓別人和自己一樣痛苦的心態,是否會引起家人的高度關注,或引來警察的重視,主要是看他到底挑選誰作為實驗對象。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如何改變這群心懷犯罪意圖的輕度自閉癥青少年的行為和思考方式。監獄對這些孩子沒有多少威懾效果,或許能通過長期的心理治療了解他們的內在思維和自我形象,調整他們的行為和人際技巧。
以上就是輕度自閉癥犯罪的原因:行為規范障礙,由西安康寧心理醫院為您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