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孩子有了網癮,在父母眼中就成了“壞孩子”嗎?
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放假了吧!
孩子每天一上網就好幾個小時,甚至占據了吃飯睡覺的時間。
家長既怕影響學習,又怕網絡里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影響孩子的心智,每天跟孩子斗智斗勇。
言語輕了,孩子當耳旁風,言語重了,甚至動用武力,還會破壞親子關系。
在家想各種辦法阻止孩子上網,可是,孩子呢就跑到網吧去上網,父母只能干著急,手足無措。
“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 ”
其實,父母的嚴加看管只會增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越是想盡辦法阻攔,孩子越是想玩。
如果父母能真正解讀孩子的心理,采用合理的引導方式,就會明白網絡對孩子的成長并沒有那么可怕。
01、正常看待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天生擁有很強的求知欲,這是孩子成長階段的共同特征。
對孩子來說,對什么都好奇,都想去嘗試,去親身體驗才能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望。
網絡里形形色色的內容,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和對知識的渴望。
02、網癮的背后是父母的“禁果”
家長為了不讓孩子接觸網絡中不健康的東西,就禁止孩子上網,這樣不但不會消除孩子上網的念頭,更是激發了孩子強烈的好奇心。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禁果效應”,所謂“禁果效應”就是你越是禁止與某個事物發生關聯,就越能強化內心的欲望。
父母越是禁止,孩子好奇心就越強,“禁果效應”就越強。
03、面對網絡不能自已
孩子自控能力差,不能抵擋住網絡帶來的種種誘惑。
我們成人有時都很難做到,更何況是尚未發展成熟的孩子。
他們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況下,次數增多,時間越來越長,逐漸陷入了網絡世界里。
04、對于網癮的孩子,打罵,強制都不是最佳途徑。
我們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①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必要的。可以生活中,多鍛煉孩子的耐心,堅持的好習慣。
可以在物質需要上,延長孩子得到的時間,讓孩子學會耐心等待,適當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
②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點
孩子癡迷網絡,是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感興趣的事情,能填補空閑的時間。
我們要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孩子提供其他有趣的活動,或者一些業余愛好,挖掘孩子更多興趣點。那孩子的精力就不會只在網絡上。
③和孩子一起體驗網絡的樂趣
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上網學習或者玩游戲。
幫孩子選擇一些健康的益智類的游戲,不但能監督孩子,陪伴孩子,親子關系也能更進一步。
網絡不是洪水猛獸,不能一刀切,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態度看待它,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就能幫孩子擺脫網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