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什么是躁狂癥?躁狂癥屬于心境障礙,又稱情感性精神障礙,是以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或低落為主的一種精神障礙,并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
目前單向的躁狂發作比較少見,多半都是雙向情感障礙躁狂發作,即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兩者交替發作。這類精神障礙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6~30歲之間,15歲以前和60歲以后發病者較少見。
當代白領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
在大城市打拼的白領人士,長期處于高速運轉的生活節奏中,工作繁忙經常加班,競爭壓力大,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加之現在很多白領的生活方式單一,社交范圍狹窄,缺少足夠的社會支持,心中壓抑的負性情緒無法得到及時排解,易產生躁狂狀態,嚴重的就會像張先生那樣患上躁狂癥。
癥狀一般有三高
躁狂狀態的主要臨床癥狀是心境高漲,思維奔逸和精神運動性興奮。
1、心境高漲
病人表現輕松愉快,興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的神態,好像人間從無煩惱事,心境高漲往往生動,鮮明,與內心體驗和周圍環境相協調,具有感染力,病人常自稱是“樂天派”;但是情緒反應可能不穩定,易激惹,可能因為一些小事或意見沒有被采納,要求未滿足而勃然大怒,可出現破壞或攻擊行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現短暫心情不佳。
2、思維奔逸
思維聯想非常快速,通常會浮想聯翩,對事物或者觀念有著飄忽不定的聯想,同時一下子想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以致無法連貫地用語言來表達,病人常有“腦子開了竅”,“變聰明了”的體驗,往往對自己的評價很高,給人一種盛氣凌人的感覺。
3、精神運動性興奮
躁狂病人興趣廣,喜熱鬧,交往多,主動與人親近,與不相識的人也一見如故,與人逗樂,愛管閑事,打抱不平,凡事缺乏深思熟慮。病人雖終日多說,多動,甚至聲嘶力竭,卻毫無倦意,精力顯得異常旺盛。還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幻覺、沖動行為等。
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及時求助專業人士進行全面診斷和治療,第一時間制定診療方案,正確認識疾病嚴重程度,積極面對配合專業人士的治療,躁狂癥疾病特殊,需要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治療,家庭給予患者支持、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