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總是覺得不舒服。經常去醫院做各種檢查,但沒有發現任何疾病。導致更加擔心。致使整天生活在焦慮和恐懼之中。失眠、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抑郁和興趣喪失,這些詞語整日伴隨著他們。總是莫名懷疑,懷疑自己有病?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就要警惕疑病癥了!

網上有一些疑病癥患者,曾這樣形容過自己痛苦的經歷。
"A:“全身沒有一天是舒服的。各種病都對得上癥狀,現在極其恐白色。已經不敢網上查病了,但是還是會因為任何有關絕癥的信息驚慌不已。”
B:“嗓子一側疼一個月了,感覺耳朵也不太舒服,目前嚴重恐懼癌癥,鼻咽癌,喉癌,甲狀腺癌,心情好差,還不敢去檢查。”
C:“我今天早上起來嗓子很不舒服,想咳嗽,擦鼻涕的時候也有點血絲,會不會是得了癌癥?”
雖然說我們提高對于患病的警惕是好事,但如果對于疾病的態度由正常的關注演變成異常的心理恐慌,結果也會適得其反。接下來,我們一同詳細了解什么是疑病癥!
認識疑病癥
疑病癥又稱疑病性神經癥,目前歸類為軀體形式障礙中,主要指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病人訴軀體癥狀,反復就醫,盡管經反復、 醫學檢查顯示陰性以及醫生給予沒有相應疾病的醫學解釋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顧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郁。

疑病癥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01、持續存在先占觀念
患者堅持認為自己患了一種或者是多種嚴重的軀體疾病,緊緊圍繞自己所擔心的或者是自己堅信所患的一個疾病,過分關注自己軀體的感受或者是體驗,但是并沒有達到荒謬的程度。
02、軀體主訴
不適的軀體主訴,在疑病觀念的支配下,患者通常會出現一些生理現象或者是異常感覺,做出一種疑病性的解釋,并且同時會伴隨出現相應的軀體癥狀。

患者往往求治的主訴是比較常見的癥狀,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是疼痛,部位比較多見的,像頭部、腰部、胸部,有時會全身的疼痛。來自不同醫院的不同醫生的解釋或者保證,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慮,于是患者就輾轉于各個醫院,東奔西走,輾轉各個科室就診。
03、心理痛苦和社會功能的障礙
患者往往伴有焦慮或者是抑郁的癥狀,或者是對軀體疾病的擔心,實則擔憂的程度和他實際的健康水平是不相匹配的,患者由于這種疑病癥狀導致的社會功能受損的情況變化也比較大。
出現疑病癥怎么辦
擺脫多疑 相信醫生
具有疑病的人常常固守自己的猜疑,對醫生的解釋和客觀的檢查結果視而不見,這就使得疑病會愈演愈烈。因此,要努力讓自己相信醫生的科學診斷。如果實在無法使自己信服一個醫院或一個醫生的診斷,可多次去不同醫院做相同檢查。如果診斷的結論是一致的,那么就應消除疑慮。

接納負面情緒 并積極調整
我們在生活中產生“應激”和一定程度的疑病,是我們身體為了應對壓力所做的保護對策,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面對和處理突發情況所帶來的問題和挑戰。
因此我們產生一定程度的疑病,并不意味著我們是脆弱的、有錯的,而是生理的自然反應。對此應該持有接納的狀態,而不應該是自責。學會信任自己,并且試圖與他人進行溝通和相處。
通過專項檢查明確誘因,再對癥治療
首先疑病癥這頂帽子不能亂扣,要到專業醫院就診,經過專項檢查診斷后才能對癥治療。而診斷疑病癥的要點為:癥狀至少持續3個月以上,但經檢查無相應的器質性病變存在;對身體健康或疾病過分擔心,其嚴重程度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相符;牢固的疑病觀念,缺乏充分依據,反復就醫或者反復檢查,但檢查結果都是陰性或醫生的合理解釋也不能打消顧慮。

對于疑病癥的治療,采取綜合系統個性化診療方案:物理儀器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康復指導,效果更佳。
